來源-維基百科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

中正紀念堂是一棟為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的建築,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,目前屬於應公告廢止之台北市暫定古蹟[1]自2007年5月19日起,教育部將其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[2],並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同年11月以「臺灣民主紀念園區」名義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[3]。其舊址為日據時代台灣軍山砲隊與台灣步兵第一連隊之軍用地。全區250,000平方公尺,落成以來即為臺北市著名地標之一。

創立

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逝世後,中華民國行政院於當年6月即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茲紀念,並聘請俞國華、林金生、蔣彥士、高魁元、趙聚鈺、費驊、賴名湯、謝東閔、蔡鴻文、周宏濤、 秦孝儀、張豐緒、林挺生、辜振甫、徐有庠、王永慶等16人為中正紀念堂籌備小組籌備委員,後又於1976年10月成立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,聘請張群、何應欽、陳立夫、倪文亞、王雲五、于斌、錢思亮、 黃少谷、谷正綱、黃杰、林伯壽、吳經熊、連震東、陳啟天、徐慶鐘、張寶樹、謝東閔、孫亞夫、劉闊才 、戴炎輝、劉季洪、周百練、蔡鴻文、林挺生、林洋港等為指導委員。

籌建小組成立後,即對外徵件,後決定採用圓山大飯店的設計者楊卓成的設計,隨即於1976年10月31日破土、1977年11月動工,1980年3月31日完工,並於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,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。

設計

蔣中正先生逝世後,行政院擇定北市杭州南路以西、中山南路以東、愛國東路以北、信義路以南之間地段為建堂基地,經徵件評選,最後採用建築師楊卓成的設計案,中正紀念堂大門向西,代表「西望」大陸收復失土。另外,外表以藍、白2色為主,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「青天白日」,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,象徵蔣中正的「中正」,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階、大廳階梯5階,合計89階,表示蔣介石享年89歲。蔣中正銅像位於正堂後方,高達6.3公尺,重21.25噸。銅像後方牆壁則懸掛有「民主、倫理、科學」字樣,以及「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」、「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」等名言。


管轄單位

配合開館工作,行政院於1980年3月1日成立「中正紀念堂管理籌備處」,7月1日正式成立「中正紀念堂管理處」,隸屬台北市政府。

1986年,中正紀念堂改隸教育部管理,並完成組織條例立法程序更名為「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」。2007年3月2日,教育部將其改制為「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」

建築

中正紀念堂園區全區面積達250,000平方公尺,除了高70公尺的主建築外,還有國家戲劇院、國家音樂廳(合稱「兩廳院」),以及主建築前的瞻仰大道、中央的藝文廣場、園區環外迴廊、中式庭園(光華池及雲漢池)等。除了供民眾休憩外,廣場也成為群眾運動的集會地點,解嚴之後,許多社會、政治皆擇此地舉辦,較著名者包括野百合學運及倒扁活動等。

中正紀念堂設計時,即隱含豐富的象徵語彙。外表以藍、白2色為主,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「青天白日」,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,象徵蔣中正的「中正」,坐東面西,遙望大陸。仿效北京天壇的流璃瓦八角攢尖頂代表八德,而隱藏其中的人形象徵天人合一。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階、大廳階梯5階,合計89階,表示蔣介石享年89歲。台階中間為中華民國國徽圖案的「御路」,在中國傳統建築上,只用於宮殿或廟堂。

正堂上層青銅大門高16公尺,重達75噸,其上則有大型藻井,其中為青天白日十二道光芒的國徽。蔣中正銅像位於正堂後方,高達6.3公尺,重21.25噸。銅像後方牆壁則懸掛有「民主、倫理、科學」字樣,以及「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」、「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」等蔣氏生前語錄。過去曾有三軍儀隊守護,而每整點的交接,亦為重要景點之一,現今已取消,景象不復見。

中正紀念堂的頂部,以中華民國國徽為設計
 
中正紀念堂的頂部,以中華民國國徽為設計
中正紀念堂內的衛兵交接儀式
 
中正紀念堂內的衛兵交接儀式

陳列與展覽

正堂下層陳列了蔣介石的衣冠、文獻、照片、座車等。而內部廣大的藝廊與展演空間,也常外借舉辦展覽,或招待外賓[4]

其他具有的設施如下

  • 文物展示室:陳列了蔣介石的生活物品、文獻、照片等。
  • 中央通廊:陳列了蔣介石的座車兩輛。
  • 演講廳:可供學者專家作專題演講。
  • 懷恩藝廊、中正藝廊及瑞元廳:可供藝術家或藝文團體舉辦藝術作品展覽。
  • 中正紀念圖書館:圖書館,網路著名之影片《一寸山河一寸血》即收藏於此。
  • 蔣公紀念室:依當時總統府之辦公室還原陳列。

另外,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之前,正堂上層(二樓大廳)的大型銅門就以「整修」的名義對外關閉,參觀民眾只能由一樓樓梯前往。經過五個多月的「整修」後,二樓大廳於2008年1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,並由陳水扁總統親自主持開館典禮[5]。並以「空間解嚴」的概念,使用大量的裝置藝術(如風箏、新聞照片等)佈滿整個大廳,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名單也陳列於大廳兩側,以和蔣中正銅像代表的「威權統治」相對[6]

 

 

 

館內蔣中正專用轎車
 
館內蔣中正專用轎車

牌樓

中正紀念堂牌樓,面對中山南路及國家圖書館(前身為國立中央圖書館),高30公尺,是台北市區內最大的牌樓。牌樓之上的牌匾題字原為「大中至正」,故此牌樓也被稱為「大中至正門」;2007年12月8日之後,被更換為「自由廣場」四字。牌匾更換期間,曾引發反對者與支持者的對峙與衝突。[7]

該牌坊規制是「五間六柱十一樓」規格,與古代帝王陵寢前「神路」建築的牌樓相同,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最高等級,氣勢磅礡。每逢國家慶典,牌樓前都會擺設數十幅大型中華民國國旗。

昔日牌樓上的「大中至正」四字為歐陽詢體,由秦孝儀指定,出處是王陽明的傳習錄:「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。」由於未落款,官方也從未說明出處,二十多年來民眾皆不知為何人所題,甚至謠傳為蔣中正親筆。直至2007年牌樓存廢爭議時,書法家楊家麟出面表示原字係由棍棒、鐵絲縛以麻繩沾紅土水而寫成。而當時召募書法家時即規定需以歐體書寫、不得落款,且需配合八卦時辰當場揮毫。「大忠門」、「大孝門」等亦出其手。[8]

2007年12月7日,在教育部的主導之下,「大中至正」四字一一卸除。[9]翌日,改由新鑄的「自由廣場」四字取代。[10]

昔日之「大中至正」牌樓;後為國家音樂廳(2004年)
昔日之「大中至正」牌樓;後為國家音樂廳(2004年)

 

現今之「自由廣場」牌樓
現今之「自由廣場」牌樓

園區及廣場

位於中央藝文廣場兩側的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(兩廳院),管理單位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,為一獨立運作的行政法人機關,不屬中正紀念堂管轄。

環繞整個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環外迴廊,每隔4.5公尺就崁一個中國式燈籠窗,共有26種造型,聚集了燈籠窗各種樣貌,別富特色。內部亦有多處庭園造景,人行步道總長約5公里。而庭院內雲漢池及光華池,寓意「漢影雲根」及「光復中華」,池內飼養許多錦鯉,也是中正紀念堂內著名景點。

 
其他

*1990年3月12日,臺北市調整行政區劃分時,將原有的城中區及古亭區大部份區域合併而成的新區,即以中正紀念堂在其內而定名爲中正區。

*台北捷運亦設有同名車站。其出口設計巧妙融入迴廊,金字站名亦為全線獨有。

注釋

  1. 根據2007年12月4日修訂之《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》,台北市應廢除此原列之暫定古蹟,但台北市政府卻拒絕廢除,請參考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#機關
  2. 有些人認為這樣代表台灣已經進入民主的時代
  3. 公告指定「台灣民主紀念園區」為國定古蹟.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(2007年11月9日).於2007年12月9日查閱.
  4. 1990年至2000年,總共十一年間此地一直作為臺灣燈會主場地
  5. yam天空-新聞-專輯-政治要聞專輯-民主開門 自由風吹」,yam天空,2008年1月1日.於2008年1月3日查閱. 
  6. 薛荷玉.「民主館蔣公像重現 廳中花又亂」,聯合報,2008年1月2日.於2008年1月3日查閱. 
  7. 自由廣場掛上 園區明開放」,聯合報2007年12月9日 
  8. 相隔卅年 楊家麟重寫大中至正」,聯合報2007年12月4日 
  9. 大中至正/下午5點26分~ 27年歷史的大中至正全拆了」,東森新聞2007年12月7日 
  10. 2007年12月8日,六點半新聞報導




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