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般的界線
連續下著一個多禮拜的雨,心情就如同天氣一般,從陽光走入了烏雲,那樣的陰沉,那樣憂愁,不為別的,只為了一個界線,一個讓人捉摸不定的標準界線。
在資源班實習,遇到的孩子,不是學習與能力最低落的學生,但卻是最需要幫助的,因為只要我們推他一把,他的未來可能就因此有所改變。班上的學生在我的教學過程中,學習顯得輕鬆,但成效卻是有限,也許是教學經驗的不足,也許我無法把握住的教學準則---學習標準與賞罰的界線。
不容置疑的,”堅持”在特殊教育的教學中是個很重要的法則,教師應堅持自己的標準,讓學生清楚了解”賞罰分明及賞罰準則”。當學生表現好,給予讚賞是必然的,相反的,當學生表現不好時,我們是否該給予斥責?
當學生表現不佳時,有很多方法可以選擇,例如增強不兩立行為、剝奪增強物等等,但是,在這些方法都沒有效用時,嚴厲斥責、處罰是最後的一道防線。在短暫教學的日子中,無意間發現了一個特異的現象,當你溫柔的用盡方法希望學生能表現良好,他總是吊兒啷噹不當一回事或呈現心不在焉,但當你施與懲罰時,學生的學習成效卻立即見效,這樣的反差效果,卻讓我不知如何是好。難道教學一定得處罰?特別是對這些需要特殊服務的學生。
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:「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『不幸的人』嗎?就是──對他『百依百順』!」從此可知,在教學中嚴格也是種慈悲。在教學時,對學生過於寬鬆,怕學生承受不起學習壓力,自動降低標準,這樣對學生是好還是壞?而嚴格與處罰在某種層面上又是否畫上等號?這些答案因人而異,但教室內另一位教師的嚴格教學,賞罰分明的準則,卻是他多年來教學必備的要件。
有許多事例可從旁佐證,適當的處罰是必須的,而嚴格卻也能造就非凡,就如我們常聽到的「嚴師出高徒」,然而,何時該處罰,何時該嚴厲,這樣的問題,對我仍舊是個謎。班上學生的字詞能力,當單獨學習時可達到預定的標準,但綜合學習時,卻每每低落於標準,給予適度的處罰排除學習的干擾與障礙,成效略微提升,但我不經要問,是我們對學生訂的能力太高了,還是學生刻意表現不願學習?若學生心態與老師觀察有落差,降低對學生的標準,卻正中學生的心懷;維持原有標準,學生表現卻又顯低落,這樣的衝突與矛盾,使心中的那道標準,搖擺不定----而現在的我,卻處於如此窘境中。
特教老師應有的一項能力,就是替學生訂出適當的個別化教育計畫,利用學術專業替學生訂出一道標準,設計一套課程,讓學生能獲得最佳的學習,然而那道標準是否準確,全賴老師個人的判斷。利用心中的那道標準,施與賞罰分明、柔性與嚴格並存的教學,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,這樣的教學藝術仍有待個人努力學習,不管現在或未來,這項無止境的教學藝術,永遠是我學習的方向。
- Mar 03 Thu 2005 23:13
藝術般的界線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